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上半年贵州省工业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
编辑:上海贵州商会  来源:上海贵州商会  日期: 2011-8-2

  围绕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遵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大政方略,努力克服凝冻灾害、来水偏枯、银根收紧、电煤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千方百计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大力谋划推动工业投资项目,加快进度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尤其是全国普遍出现电荒的情况下,强力进行调度,基本保证全省工业用电需求,为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毗邻糖浆车间生产现场。

贵州建新南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钢丝双捻机畅销国内外。

  (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创10年来最高水平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84.2亿元,同比增长21%,为200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比全国高出6.6个百分点。

  省经信委分析,按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口径测算,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19.8亿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年进度目标的51.3%,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统计数字显示:1至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2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制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29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5%,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8.2%;民间投资完成78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4.7%,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3%。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4%,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

  狠抓项目建设实现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7%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以“三个建设年”为契机,特别是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扩大投资,1至6月完成工业投资747.8亿元,同比增长67.1%,占全年2000亿元工作目标的37.4%。

  省经信委制定下发《关于下达2011年工业投资任务及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推进计划的通知》,将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逐级分解,细化和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并建立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协调机制,会同省发改委、监察厅起草《贵州省企业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核准)试行办法》;实行重点项目联系制度,下放项目审批权限,简化程序,加强重点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坚持和完善项目建设的日常调度、月报告、季通报制度,狠抓落实,确保工业投资较快增长。

  通过承办2011年香港贵州商品展,14家企业签约项目总金额达2.2亿元、2.328亿美元。

  2.5亿元专项资金助力重点产业发展

  立足我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省经信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围绕能源、装备制造、白酒、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原材料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下达第一批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计划,涉及项目163个、资金2.5亿元,占全年专项资金的27%。其中民营经济比重占下达资金总额的61%。

  目前,第二批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也已基本确认。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专项支持方面,省经信委还会同省发改委组织筛选17个项目申报国家专项并有11个项目通过初审。

  今年我省计划分两批除电力外淘汰落后产能475.56万吨、小火电机组装机容量40万千瓦,共涉及电力、水泥、铁合金等9个行业的77户企业。目前,淘汰计划已下达各市(州、地)执行,并已完成淘汰落后产能201万吨。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全省通过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使经济结构由资源支撑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截至目前,全省支持技术创新项目16项,下达资金1930万元,推荐上报财政部包装产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项目5个,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个,其中有8个项目获财政部、工信部立项支持3280万元。

  引导和支持企业抓好技术中心能力建设方面,推荐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2个,7家企业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审查认定3家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上半年,省经信委继续组织第四批65名教授博士,到52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工业园区完成总产值900亿元同比增两成

  今年以来,我省着力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服务平台等方面建设力度,积极培育一批示范带动强的重点园区,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向工业园区集中。

  截至目前全省开工建设工业园区15个,累计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79亿元;在建产业项目646个,产业项目投资3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00多个。认定5个工业园区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评定省级产业园区30个,安排专项扶持资金3亿元。完成22个县市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指导和审批,对28个100亿元以上产业园区支持设立了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建设工业园区调度监测、统计分析体系。目前,全省“十二五”规划建设的111个产业园区中,80个工业园区在建和初具规模。据统计,上半年全省工业园区完成总产值近900亿元,同比增长21%。

  着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方面,省经信委启动上市后备企业筛选调研,目前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已与保荐券商分别签订协议,进入上市辅导期;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公司、贵阳朗玛信息科技股份公司、贵州华能焦化制气股份公司上市申请材料已经上报中国证监会。

  另外,我省还确定30家作为百亿企业培育企业。

  专项资金扶持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我省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完成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民营经济专项,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的项目组织、审核工作,共计576个项目、资金4.6亿元,目前已落实资金2.4亿元。

  加快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审批新设融资性担保机构36个,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2户,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已覆盖64个县市区。

  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中小企业国家银河培训、省星光培训班、岗前培训班13期,3680人次参加培训。

  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组织参加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招商洽谈会及意大利第75届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品展览会,启动2011“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

  大力实施万户小老板创业行动计划,拟安排小老板项目47个2202户,资金1302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

  抓好节能降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我省以提高工业能效为中心,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加强对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的用能管理,强化目标考核。

  特别是以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和黄磷尾气、焦炉煤气利用为重点领域,推动六盘水雨田焦化有限公司焦炉煤气用于电厂发电项目、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富余煤气利用发展工程等项目建设。

  通过大力实施节能技改,组织第一批节能项目7个,安排资金9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节能10万吨标准煤能力。据推算,1至5月,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5%。组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16个,总投资4亿元。

  信息化推广运用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我省以企业、行业和两化融合试验区、示范基地为重点,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组织开展信息化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共涉及项目202个,项目总投资48亿元。指导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设工作,推进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监测分析工作。

  指导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确定了10个村级农民多功能信息服务站建设点,培训农村信息化各类人员804人次。

  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安排资金100万元支持第五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开工项目18个,获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项目14个,拉动投资近10亿元。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

  (二)

  电煤供应保障工作任重道远

  全省工业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难得到根本解决。

  省经信委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我省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与发电能力不匹配的矛盾越发突出,特别是电煤仍然是制约我省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在煤炭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煤价持续上涨。尽管国家调高贵州上网电价,但难以跟上煤价上涨步伐,而且周边省区上网电价大大高于我省,可以用高价来我省抢购电煤;尽管我省建立产煤市(州、地)、县(市、区)电煤供应与电力消费协调挂钩机制、电煤供应企业与电力供应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保互促共同发展机制、火电企业按国家标准存煤考核奖惩机制等三个机制对煤价进行适度控制,但上半年贵州电网统调的15家火电企业中仍有13家亏损,亏损面高达87%,亏损额合计超过7.7亿元。

  6月12日,全省电煤供应保障专题会议后,全省上下采取强硬的行政干预手段保障电煤供应,短期内取得超常规的成效。从近期情况看,各种矛盾已相继涌现,且愈发尖锐:一是电煤保障与煤矿安全整改的矛盾;二是电煤保障与其他行业用煤的矛盾;三是电煤保障与铁路运力闲置的矛盾;四是广西、湖南、云南等周边省区从政府到经信委陆续来人来函,请求煤炭支援;五是各级地方政府长期高强度多投入保电煤,且地方财政收入受到影响,产生“厌战”情绪等。

  项目建设进度需加快

  当前,我省项目库中的项目数量少,与其他省市区相比,在建项目少,新开项目少,建成投产项目少,储备项目少。

  特别是具有前瞻性、有发展前景的大项目、好项目少,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少,轻工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少,资源深加工项目特别是优势原材料精深加工项目少,地方特色优势项目少。

  同时,有的地区重立项轻管理,跟踪协调服务有待加强,有的部门对项目管理存在画地为牢的现象;有的项目深度不够、依据不充分,更新不及时,项目与规划脱节,有的项目建设条件不成熟,前期工作不到位。

  加快工业园区项目落地产业聚集

  园区规划主导产业不够突出,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区内企业布点分散,不利于聚集发展、循环发展,难以形成产业耦合的机会。由于财政能力有限,加之目前银根紧缩,民间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今年国家下达我省的基本建设用地指标和需求差距较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目前,我省有的园区管理机构还为临时机构,且多为基层常年从事农业农村工作人员,在园区建设和发展上相对滞后。

  民营经济发展提升空间较大

  生产成本压力凸显。企业原材料购进与产品出厂价格“高进低出”明显,1至5月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3.1%,而出厂价格只上涨了4.5%,价差比达8.6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价差比水平高5.2个百分点,更比周边的广西成本同期价差比水平高6.4个百分点,对我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困难。

  企业融资难仍然明显。去年以来,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连续上调,导致银行资金供应持续偏紧,今年央行两次加息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据有关机构测算,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远远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加上民间借贷利率飙升,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比过去更加艰难。

  (三)

  对症下药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针对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调度制度,加强煤电油运调度,做好电力调度平衡,确保省内用电完全满足。进一步加快工业项目投产达产进度,提高铁路装车水平,确保各项工业目标按进度推进。抓紧开展煤电要素的软课题研究,尽早拿出研究成果,通过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力争生产要素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改善。下半年,重中之重是抓好电煤供应。核心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电煤供应保障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将“增产保供、加强调度、严格奖罚、实施问责”四项措施和电煤供应三个机制落到实处。

  组织“贵州省‘十二五’产业重点项目国内专家策划活动”,依托各地产业特点,结合实际挖掘潜力,积极谋划产业项目。目前已拟定活动方案,38名工程类和产业类专家的专家分成4个组,分赴各市(州、地)实地考察、调研、座谈,并针对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开展论证和分析工作,研究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贵州发展实际,具有循环经济特征、产业共生耦合较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高的优质工业项目。

  加大对园区的规划指导,继续推动一批重点工业园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园区项目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园区投融资载体和平台。完善园区统计调度体系,建立园区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对园区建设发展实行动态月报制度,全面及时掌握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鼓励建设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产业园。

  用好扶持民营经济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民营经济园区、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公共服务体系和优强中小企业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率先试点,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创投股权基金,推进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启动民营经济股权投资的试点工作,缓解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融资难。组织实施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活动,推动旅游商品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以中国酒博会暨贵阳投资洽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香港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为载体,帮助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及对外交流合作。

  发展壮大能源原材料工业,围绕资源就地转化重点抓好煤化工、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特色资源的深加工,适度发展水泥、电解锰、钢铁等传统工业。依托我省三大军工基地的基础,促进军民结合、军地融合,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强对50余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的运行调度;推进装备制造主机产业化,重点引导企业逐步形成工程机械液压件、铝工业产业联盟;做好毕节力帆汽车二期技改等项目的跟踪服务。以烟酒、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轻工业。充分发挥“贵烟”品牌带动作用,进一步拓展省内外市场,提高卷烟产销规模;大力抓好白酒产业发展,研究推进白酒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贵州十大名酒”评选,重点抓好一批名优白酒品牌技改项目;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林加工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食品、民族医药和旅游商品等特色产业。

  重点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支持和帮助企业做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力度,搭建工业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实施好“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扶持力度。搭建具有技术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行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组织开展政府系统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完善省电子政务外网骨干传输网,加快实施“金工工程”,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建设。确保“通信基础设施向县乡延伸工程”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步伐。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大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的融合渗透,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营销物流等核心业务的深度应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组织建立“两个中心、五个平台和十个团队”,推动十大产业加快发展,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两个中心”是建立经济运行调度中心和产业市场监测中心,主要任务是强化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调度和保障,监测、分析生产要素运行情况,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提出保障措施;监测宏观经济走势和主要产业市场动态,提供相关产业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搭建五个平台”是建立技术创新、规划投资、中小企业孵化、金融服务和信息化支撑平台等五个平台,为加快十大产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技术创新平台主要任务是为支柱产业技术升级、结构优化及产业链延伸,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重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平台;规划投资平台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十大产业政策,以产业专家项目策划活动为载体,谋划和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建立项目管理、调度和监测机制;中小企业孵化平台主要任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投融资、人才、项目、技术、设计和信息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金融服务平台主要任务是为企业的上市、融资、兼并重组、改革发展,以及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提供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主要任务是推进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为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库存和市场营销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十个产业团队”是组建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烟酒、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等十个产业团队,掌握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动态,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研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加快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障碍,提高对产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能力。

字体: 【 字体颜色: 关闭
 ◆ 相关文章
  • 北京锦泰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吕婷婷
  • 贵州汉屯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杰
  • 上海万融产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陈艳芳
  • 头雁高飞,群英入会———商会会员发展出现新局面
  • 普兰金融天艳阳,贵商融合更芬芳